Ace Tsai's blog

Feed Rss

acetsai的筆電採購碎碎唸 (六)Ultrabook篇

11.20.2011, 電腦採購, by .

(非常相信我的人,可以直接看最後的兩行結論,其它的碎碎唸可以全部跳過!)

Ultrabook, 最近很紅的一個詞。

Acer的S3最先上市,ASUS的Zenbook居次,下個月初台灣也可以買到Toshiba Z830了。至於Lenovo的U300s和HP的Folio目前還是很謎。

這邊有一篇ptt的Huangrh整理的Ultrabook規格比較表,除了價格之外的資訊,都很值得參考。先撇開只有apple和ASUS才有的11.6吋不談,因為11.6吋真的是太小。1366X768的解析度本來Y軸就已經不太夠用了,再配上小尺寸?這是樣用縮減體積及重量換來移動性的「堪用品」,曾經拿過epc當唯一一台NB的使用者大概會了解我在說什麼吧。

我之前在這篇從UX21E/UX31E上市淺談Ultrabook中曾經提到過Ultrabook的定義:

 

1.厚度少於2cm

2.重量少於1.4KG

3.電池可以撐5~8小時

4.低階機種價格低於USD1000

5.沒有光碟機

6.使用SSD

7.用Intel的CULV的Sandy bridge CPU

8.用Intel的HD 3000內顯

把這段定義和我之前幾篇提到的幾個選擇要點放在一起比較看看,可以發現:Ultrabook的規格定義,除了明確地規範出厚度及重量的限制外,根本和我的想法沒什麼兩樣-NB如果是要帶著跑,就是要輕!Intel領軍,跟消費者說:「快來看看這款又輕又薄又好帶的新規格筆電吧!」這東東哪裡新了?只是在要求各系統廠做出跟MBA一樣輕薄的機器罷了。CULV一直炒不起來,是因為使用較低時脈的處理器,對於習慣依照電腦零組件的規格數字選購產品的人而言,沒有吸引力。加上SSD(Solid-state drive)與傳統硬碟相較之下,實在容量太小,單價太高。使用CULV處理器與SSD的產品定價,一直跟一般消費者最喜愛的1000美金以下價位區間沒有交集。所以嬰呆兒就出來喊:大家快點做出1.4KG以下,使用CULV Core i和SSD的產品吧!不然會被Apple一直擴大市占!我出來喊聲!光碟機可以拿掉!Ultrabook就是不用獨立顯卡!可笑至極。近年來,各系統大廠開始向消費者妥協,努力做出1000~1300美金之間,兼顧效能與重量的機型。高價位的機型還是要做,可是<1300美元的機型,才是最多人帶回家的。這塊不做好,在>1300美金的部份有再高的佔有率都沒意義。因為消費者在使用某品牌沒遇到問題的情況下,下回採購很容易再選擇同樣的品牌。當一個消費者可支配所得不高時,通常會去選擇一部1300美金以下,或是1000美金以下,甚至是800美金以下的機型。當他們有較好的可支配所得,想要換一部機器時,有很大的機會選擇同品牌的中高級品,而這些產品對系統廠而言,通常會擁有較高的毛利。

或許有人會說:MBA不也是用Intel的處理器和晶片組嗎?Intel不需要拉其它廠來跟Apple對打吧?

我的回答:當然有需要。Intel最怕的,不是處理器與晶片組霸主的地位被撼動,而是規格制定,主導產業研發方向的立場變為被動。

iPhone的出現已經造成了PC產業的產值縮減,post-PC的到來。誰知道將來會不會出現Steve Jobs引領整個消費性3C市場走向的局面?

雖然Steve Jobs已經走了,但是post-PC時代真的已經降臨了。目前PC產業還能靠著商用市場不可或缺的軟體相容性暫時不會崩潰,但是企業主以及消費者們,都已經有了「不是只有DesktopPC和LaptopPC才能完成我的需求」的觀念了。輕薄好帶的iPhone以及隨之而產生的android已經狠狠甩了wintel這個組合一個耳光。Microsoft搞了個mango和Windows 8出來對抗,Intel只能先搞個Ultrabook出來,再來決定下一步要怎麼做。

看看前面說的這張表。參考價格只有三部落在1000美元左右的水準。而且這三部有一部是MBA,有兩部是搭配傳統的SATA硬碟!Intel的這波CULV攻勢,大概也會失敗作收。或許有人會說:1000美元是指在美國,這個價格的機器通常都只有一年保,但是台灣的這些機器都有2~3年保,這樣比較不公平。而且ASUS的Zenbook在台灣還有一併加贈網路卡和螢幕輸出的套件!很好,不提這點我還不會不爽,提了我才會怒。Apple是個領導者,Jobs試圖教育消費者:我們應當要抛棄網路線,改用無線。我們應該要拋棄光碟機,改用雲端和Flashdrive。但是他規劃的這個藍圖,適用於所有的國家嗎?我想不盡然。ASUS乖乖附上這些東東,代表他們也認為現階段的台灣使用者還是需要外接螢幕和網路卡。那為什麼ASUS不肯把這些功能做進去呢?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找找Zenbook和MBA的拆解圖,一切盡在不言中。至於保固方案呢?我想,如果Toshiba/ASUS/Acer願意變出一些一年保的購買方式,也會有不少消費者買單的,如果減少一年保能夠差個幾仟塊的話。可惜,這些原廠和代理商沒種這麼搞。

說到這邊,不得不誇獎一下Toshiba,在引用的規格比較表中已知的部份,Z830是唯一提供三個USB接頭,唯二提供VGA-OUT的機型之一,唯二提供網路RJ-45接頭的機型之一,唯一提供霧面螢幕的機型。(上述描述可能會隨著Folio和U300S的問世有所改變)而且還最輕!雖然在變壓器方面沒有像Zenbook或MBA一樣做到輕量化,但機器加變壓器的重量方面,還是最輕的。

說了這麼一大堆廢話,我到底想表達什麼呢?噢呵呵呵呵呵~我想表達的就是:Ultrabook的第一代,除了重量跟一般core i laptops比起來有不小差距的Z830,以及拿出1600X900解析度的UX31E外,其它的機型應該都會失敗。

為什麼會失敗?因為在這個價位區間內,有一部內建光碟機但重量僅1.4KG的R830在。還有ASUS U31、U36、SONY SB35、SB36等與Ultrabook相對來講便宜許多的選擇。Intel實在應該在Ultrabook的定義中,將價格列為第一要件才對。現在這樣搞,搞得台灣的消費者們,真的很可憐。等了許久才出來的東西,居然是這種價錢。

結論:除了Z830的霧面、多接頭、不帶變壓器時1.1KG的重量,以及UX31E的1600X900之外,不太需要特地去挑選什麼Ultrabook,要記得Ultrabook用的是CULV的處理器!大家都不要買,自然就會降價。目前的市價再降個3-5000,才是適合入手的好時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