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 Tsai's blog

Feed Rss

acetsai的筆電採購碎碎唸 (四)外觀、廠牌、保固篇

10.15.2011, 電腦採購, 人客來看, by .

 

前幾篇說了,要依照自己的需要與行動模式,來決定買什麼尺寸重量的機器,那再接下來呢,就可以決定要買什麼牌子的什麼型號了。

為何我的次序好像和一般人不太一樣?因為很多時候,先鎖定要買什麼牌子或是什麼顏色的樣子,在該廠牌中選購,並不一定會有適合你的尺寸。

跟尺寸重量篇一樣,在考慮買什麼機型時,外觀和廠牌這兩樣通常是分不開的,而在考慮這兩樣因素時,保固也是必需要考慮進去的要素之一。

如果有個人跑來跟我說他想買「SONY」,只要當時索尼牌有適合他的重量以及符合他的預算的機型,我通常是不太會去動他的品牌喜好的。

SONY就是潮。(什麼時候我也習慣這個字眼了?我小時候是沒有「潮」這種說法的!)

我們在買SONY時,跟雙A比起來,如果主要元件等級差不多相同,通常會多花個3~5000塊在那個「VAIO」字樣以及減輕的重量上。許多人會願意為了那個logo多花那個錢,我非常贊同,因為多花這個錢買到的通常不只是logo,還有較輕的重量。以及還有較好的附加軟體,像我買SZ-33時內附了Adobe Photoshop Elements,很好用。

仍然有為數不少的台灣人有個觀念很特別,就是軟體去找海盜版來用就好。另外也有一派人,會去找各種免費且功能強大的軟體來用。不過我覺得這兩個觀念之外,應該再多一條路線:就是買機器時隨機附贈的軟體便已堪用。舉個比較近期的例子:HTC。HTC在台灣,有兩大賣點:一是這是台灣人的牌子(我知道有人會說王小姐說HTC是中國人的牌子),另一則是HTC Sense。

iOS告訴我們,一支手機可以做到很多事。iOS也告訴我們,有很多事情可以不用像Windows的APP搞得那麼強大,方便夠用就好。然後Google弄出了小機器人(正確來講也不是Google自己弄出來的),也走一樣的路線。HTC把許多android的功能方便地整合在一起,這就是HTC Sense。

讓我給Sense來個說明:極易上手、整合的很好的操作介面。

初用android手機的人,HTC Sense會比原生的android容易上手許多。使用原生android的人就算上手了,作許多動作時,還是會比用慣了Sense的人快個一秒到若干秒。

如果使用智慧型手機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每天帶得更輕鬆,單人單手機能做的生活應用更多,那HTC無疑是這個領域的佼佼者。

個人以為,同樣使用android為作業系統的手機,若硬體配備相同,不考慮外觀及重量的話,HTC有比其它小綠人廠商的產品貴個台幣3~5000塊的價值。可惜的是HTC目前在外觀及重量上還有不小的可進步空間,所以現在各自的支持者還是每天在網路上進行口沫交戰。

所以說,偏好某些定價策略比起內裝的硬體配備相同的它廠產品來得高的品牌時(比如說Sony/Toshiba/Fujitsu/Lenovo ThinkPad series),要把該廠的美學、重量、軟體、以及該廠牌的標誌帶個消費者當事人的滿足感,都一併考慮進去。

指明要Sony/Toshiba等廠牌的人沒有錯,愛國主義者不要每天出來逼人買雙A,錢是人家賺的,如果人家多花個5000塊會比買你推的「CP值較好」的品牌機型更能讓自己爽久一點,你就乖乖閉嘴。有很多時候,是你不懂這些品牌的精髓。也有很多時候,是你不懂人家的CP值是連心理滿足感的因素都一併考慮進去了。

那難道ASUS/ACER/MSI等一干人犯,不對,是一干台廠難道就沒有優點了嗎?

當然是有!就是撇開重量、品牌自我滿足感、內裝軟體等不管時,你可以用較低的價格,買到處理器、顯示卡、記憶體、硬碟容量及速度、螢幕尺寸都跟大廠的內裝相同的機型。(翻譯:就是速度一樣時比較便宜啦!)

 

便宜自然是個很大的優點,而且有時候比起其它因素來更值得優先考慮!不過我通常不會在一開始就跟別人解釋雙A的優勢,因為許多人在採購時完全不懂考量尺寸重量這件事的重要性。如果有個人很窮,又得買台NB來靠它吃飯兼休閒,此時我就會在雙A中找尋價錢最低,內裝最符合他需求的機型了。關於重量問題嘛…我會送他一句:「你窮,就辛苦一點,揹重一點吧!」通常我在把人從Netbook洗腦成一般laptop時,都會順便虧這句。

最後,再來談談保固。我們在台灣買laptops新機,通常會有三種保固期:

1.一年保 2.兩年保 3.三年保

通常會有兩種保固方式:

1.送到服務中心 2.到府收送

通常會有三種維修時效:

1.今日送(收)件,明日取(寄)件 2.號稱三天(你知道的………………….)3.工程師檢測後會再跟您報告預計的完修日期(這三小!?)

以前的我,會建議大家儘量挑三年保的機種。因為機器單價高,過保後如果換主機板或換螢幕,通常都會讓人貴到哀哀叫。

現在的我,都會回一句:「隨便你!」

現在的機器便宜了,而兩年保或三年保,都是把錢先灌在售價之中。以前過保後機器噴掉,換板子或是換螢幕面板,一次噴個八千或上萬元很常見,現在呢?便宜多了。以前的機器一台三四萬或更高,如果多個2~3000塊多一年保固,很有價值,因為修要上萬,換機要三四萬。現在啊,過保修或換主板或螢幕,通常不會過6000塊,3~4000塊就能搞定的也是有。以前的兩年保三年保就跟買保險一樣,有些病或有些意外沒買保險,遇到時很麻煩。考慮到一開始多花的金額,一開始支付的總金額水準,和第二年或第三年內遇到狀況時可能的花費金額,確實有花有安心。所以現在的我覺得:去買一年保的機器也沒什麼不對,每個人價值觀不同,「風險自負」就是了。

不過關於「保固方式」我的意見就很多了。

有「某些廠牌」可以做到「90%以上的三日內完修率」。

有「某些廠牌」可以做到「送修和完修幾乎花不到你一個小時」。(包含交通時間)

有「某些廠牌」可以做到「客服聽得懂人話,誤判機率相對它牌來講低很多」。(當然,鳥廠也有好客服,好廠也有鳥客服,並不是絕對。)

保固就跟保險一樣,大家都希望用不到,最好。如果真的要用時,也會希望前置流程越簡單越好,作業流程越短越好。

希望以後所有的牌子都能做到:早上故障,下午收走,隔天通知完修寄出,兩通電話總和加起來不超過30分鐘的水準。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